“迟子建” 的搜索结果,共5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给历史以同情,予未来以敬畏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给历史以同情,予未来以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情节并不复杂,多是散文性的纯美的平铺直叙。“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一句苍凉的自白奠定了故事的基调。鄂温克猎民部落最后一任酋长的妻子以她的百年视角,阐释了这个原始生产模式的民族从深度融入大自然到与现代文明相磨合的历程。

让民族文化传承“活起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书评
让民族文化传承“活起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书评

《额尔古纳河右岸》有一种平静的美感,读到那些画面就觉得好浪漫,读到最后越读越平静,越读内心越喜悦,这种喜悦应该是每一个人都眷恋的。离群索居者,若非野兽便是神明。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文字的故乡中沉思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文字的故乡中沉思

平时常读迟子建的散文,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长篇小说。我在《伪满洲国》《白雪乌鸦》《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选择一本,《伪满洲国》听起来太过肃穆厚重,《白雪乌鸦》太过神秘幽深,只有《额尔古纳河右岸》,单从题目就能感受到人气儿——一种原始的、强大的生活气息和发自生命、流淌在血液中的爱恋。

以生态手段对抗现代化视阈下的人性异化
以生态手段对抗现代化视阈下的人性异化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建构鄂温克人与山林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的方式,潜意识地传达出作者所具有的强烈生态意识和人文关怀,并以温情的笔调促使人类反思畸形的工业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的壁垒,以复归的观念提供对抗人性异化的生态手段。

从历史拯救小说——论《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群山之巅》
从历史拯救小说——论《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群山之巅》

我选择迟子建21世纪另外两部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群山之巅》做例子分析,其涉及的题材都已经在中国当代文学被许多作家做成了“民族志”和“村庄史”。

15条记录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