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让民族文化传承“活起来”——《额尔古纳河右岸》书评

《额尔古纳河右岸》1

知道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书,是在某新媒体直播间里。

董宇辉这样介绍《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简称《右岸》):

“在大兴安岭深处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他们饲养着充满灵性、逐苔藓而栖的驯鹿,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晚上人们架起篝火,萨满在月光下充满力量地起舞。人们喝酒吃肉唱歌,畅谈人生,直至天亮。”

“《右岸》有一种平静的美感,读到那些画面就觉得好浪漫,读到最后越读越平静,越读内心越喜悦,这种喜悦应该是每一个人都眷恋的。离群索居者,若非野兽便是神明。”

“他们用绘画在岩石上记录自己的故事,他们用歌唱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会教孩子狩猎谋生,我看到了生活该有的样子。特别期待能够自己有这样的人生。”

董宇辉对《右岸》的评价相当之高,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2年8月,我从额尔古纳河畔远行归来,再拿起这本《右岸》细细品味,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触动,引发了关于现代文明对古老文明、多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思考。书中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鄂温克人,以养驯鹿、打猎为生,世世代代都在森林中生活,男人打猎,女人纺织,过着自由自在、居无定所的生活。他们信仰萨满教,被选中成为萨满的人会被神力附体,可以拯救病人,但要尊崇“一命换一命”的规律,导致弟媳妮浩因为救人先后失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

他们吃肉喝酒、跳舞歌唱、群居而生,人类的荷尔蒙与激情,被置于一个有限空间中摩擦、碰撞,经常能听到爱人之间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下缠绵的“风声”。他们沉浸在大山、森林、草原、河流的怀抱中幸福地生活着,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一般不被世俗嘈杂所纷扰,这或许才是“令人向往的生活”。

这一群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生存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尝遍了酸甜苦辣,在严寒、猛兽、瘟疫、战争的侵害下求繁衍,在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推进、各种先进的思潮的介入,原本寂静的山林逐步被伐木声、修路声打破。

林木、动物数量锐减,鄂温克族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定居山下,鄂温克人原本无拘无束的恬静生活被改变。现代化的居住环境、教育、就业及贸易方式不仅仅改变了鄂温克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民族文化的嬗变。

比如,随着熟谙民族语言的鄂温克族老人相继去世,一些民间口头文学,如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极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和文艺形式走向消亡,一些体现伦理道德规范的传统礼仪与独特的技艺及本领被逐渐废弃,一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服饰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消退,等等。作为“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随着“我”的离世,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人近100年的游牧生活或将宣告结束。因此,15年前获得德国柏林人类学电影节评委会奖的纪录片《神鹿啊神鹿》镜头下的那位驯鹿人,多年以后在《驯鹿角上的彩带》这本书中,再次以孱弱之力发出了“拯救民族”的呐喊。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象征,是民族的魂魄和根基,是民族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国家的“软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和密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生产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现代化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之间产生了碰撞,迫切需要找到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兼顾融合的有效机制,破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面临的困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也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的思想动力。笔者认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依赖科学的途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要激发少数民族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其文化自强自信,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开展乡村文化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治理、乡村文明建设等工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文化融合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经济优势,让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出更高水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作者:李玉洋 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