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来自心灵的回声——韩小蕙《协和大院》读札

内容提要:从《有话对你说》《悠悠心会》,到《欢喜佛境界》《解读与被解读》,韩小蕙的散文创作内容涉及广泛,既有浓墨重彩抒写时代、感怀历史的文化散文,也有直面内心、求索真善美的个人之思。近期,《协和大院》的出版聚焦有着漫长历史的协和家属楼,用平和而深情的文字讲述自己的见证。这是来自心灵的文字,洋溢着优雅品质与灿然精神的大气象。

1

《协和大院》,韩小蕙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韩小蕙的《协和大院》,给我们引出了一条不长也不宽的外交部街胡同,展现出协和大院的往事与历史,洋溢着优雅品质与灿然精神的大气象。

韩小蕙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坛至今依然活跃的女作家,从《 有话对你说》《悠悠心会》,到《欢喜佛境界》《解读与被解读》,我们始终关注着她对于散文的理解与追求,对于生命的真诚与尊重。近期出版的《协和大院》,比之先前的作品,更辽阔,更斑斓,更厚重,这是近年来韩小蕙的重头之作,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有文献价值。

协和大院,是1917年随着北京协和医院而修建起来的洋房花园,其有16栋协和专家居住的哥特式洋楼,还有后来建造的工作人员的住宅和平房。或也是韩小蕙的命运与幸运,作为工作人员的家属,自6岁起,她的经历伴随了60年风霜雨雪,耳闻目睹了每一条小路的变迁,每一座楼房的改造,每一位主人的更替。协和大院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她的生命就是协和大院的一部分。

《协和大院》是多色段的结合体,珍重的记忆,难忘的经历,命运的无奈与抗争,生命的释放与热望,人性的展现与表演,道德的警醒与批判,无不在难忘而混乱的岁月中片片拾取。

这部作品占有详实的资料。百年的协和,百年的延续,是中国医学的制高点和学识学养的源泉。想象不到的第一手资料,是构成这部著作的基础,这个基础从内心建立,从热爱建立,从责任建立。能够感觉出作家怎样去搜寻,去挖掘,去采访,去整理,这是一个烦乱又激动的过程,是一项宏大且又艰难的工程。

认识外交部街的协和大院,寻找那些熟悉或遗失的人或事,必要从此书中寻找路径。其不仅记载了每一块石,每一棵树,每一座老去的房屋,还铭记着历史的脉络,铭记着不灭的风雨与雷声。按照韩小蕙的话说,协和大院是“风风雨雨的一百年,物是人非的一百年,沧海桑田的一百年!”。因其详实,因其人性,因其文学,进入书中,是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

开篇即是大幕拉开的惊艳,几章专写协和医院百年历史及其人物,将你一下子带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殿堂面前,让人在惊叹与感怀中为之折腰。

关于协和医院的建立,让我们知晓,刚从几千年皇权挣脱出来的古老国家,医疗水平以及设施之差,难以想象。石油大王老洛克菲勒来了,他要在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他援助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就是中国的协和项目。除了建起协和医学院、清华学堂,为保证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优质生源,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捐助了上海圣约翰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大学、湘雅医学院、东南大学、清华学校、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使中国成为美国之外,受惠洛氏集团捐赠最多的国家。直到今天,洛氏集团还一直在拨款给协和,用于医院的一些科研与基础维修项目。大爱无国界,就如我们歌赞的白求恩精神,我们当衷心铭记。韩小蕙深怀崇敬,将一己良善,传达给台前的所有人。正是有了这样的医院这样的庭院,才有了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有了中国医学的建树与发展。

协和,一直都是真实、本质、自然的,协和医院从一开始秉承的就是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理念;协和大院,从一开始就是一派自然欣美、花草丰茂的人文色彩。我们看到,14座绿色琉璃瓦大屋顶的宫殿式新楼,以及59座大屋顶老协和宫殿式建筑群,同雅致宁静的协和大院在同一座坐标上,二者不断地切换着生活与工作场景。前四章之后,是与那座殿堂相对的一处纷繁的生活场景,是大幕之后的第二第三重景深。那是风云缭绕的岁月,是真正的血肉丰满的立体,深邃、独特而厚重,也是韩小蕙重点推出的带有个人情怀、个人经历、个人认知的文字。

书中写到老协和百年不倒的“名教授、病案室、图书馆、内科大查房、八年制教育”等“五宝”优势 。每一宝都写得仔细详实,比如病案室的一节:1972年,协和医院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一位跟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女士。不经意间,她说出自己是194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中国友人就建议她到协和医院去找找当年的出生记录。协和真的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医务人员很快就找到了她当年的病例,里面还有她出生时的小脚印……而韩小蕙也曾有亲身验证,她在2000年因病住进协和医院,也看到了自己从20世纪50年代在协和出生后的全部病历,而且也有她出生的小脚印。她在饶有兴趣地翻看厚厚病案的时候,竟然发现还有小时候把一粒扣子塞进耳朵的记载,用韩小蕙的话说,那记述简直用的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笔法,从她被送进医院,到手术掏出扣子,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最后一句是“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枚纽扣”。

作者还详细地描述了“内科大查房”,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院大医学行动,每次都撩拨着内科及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外科等各科医生的神经。这些医生近乎全部到场,还有各病房的护士长和护士,人数多在百人以上。为了大查房时的正常展示,常常是病历摘要一下来,很多教授就跑图书馆,然后在会上争论交锋。主任们也会随时点名让年轻医生发言,鼓励大家提问题。大查房对总住院医师提高现场组织学术活动的能力,提高住院医师掌握病情、文字书写和口头报告的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作者写道,除了这五件“宝”,老协和还实行“残酷”的逐级淘汰制:一门必修不及格补考,两门不及格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被开除。那里的及格线不是普天之下的60分,而是协和“霸道”的75分。八年制的学习,两门挂科不给博士学位,三门以上不及格连硕士学位也没了。从1924年到1943年的20年间,协和医学院总共只毕业了311人,平均每届15.5人,数量少得“可怜”,质量却高得“可怕”。因而从这里走出了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英恺、曾宪九、吴阶平、诸福堂等一大批医学大神,就是他们,日后在全国各地创办医院,培养学生,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我们看到,学生毕业后,严格而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是协和继续推着年轻大夫往“名医”“大医”之巅的一条必由之路。老协和实行住院医师必须住在医院里,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所管病人实行全面全程负责制;如今虽然受到各种各样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医院千方百计保持这项制度的“原汁原味”。必须参加完住院医师培训,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当上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的严酷竞争遴选,是协和住院医师培养制度的重要一环。文章也应了协和医院的院训: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韩小蕙说:以我一个外行人、一个从小到大一直在协和看病的“资深患者”来看,我深心认为,协和医院还是“牛”在它那100年来形成的传统,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的精魂就在那里!

陈述的基本准确性,是写作的唯一道德。这句话被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奉为至理名言。

那么,这部作品给人的第二个感觉就是它的真实。真实是一个大概念,说到底就是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尊重自我的认知。它是一个文学的记录,像碑刻一般,把那些曾经错过的再找回来,把那些近乎忘记的重新铭记,把人们不知道的真实地告知,把藏在心底的感念,真实地倾吐。

协和大院是韩小蕙生活的热土,也是她文学的沃土。早在20世纪80年代她的《我的大院,我昔日的梦》,就是讲的协和大院的故事。故事中有童年的快乐与想往,也有无奈与迷茫。文章较早地将一座院落展示于世,让读者知道离天安门广场最近的一块天地。那是一块净土,尽管经受了无数风烟其本质却依然纯净。在韩小蕙的内心,它是道德的净土,良知的净土,学识的净土。这块净土上,曾经有无数大树与鲜花,有李宗恩、聂毓禅、裘祖德、黄家驷、吴蔚然、胡正详、何观清、张鋆、裘祖源、张学德、薛社普、宋儒耀等大师级名医,也有林巧稚、劳远琇、胡懋华等大师级女名医,还有超凡脱俗的王世真、周华康、吴征鉴、梁植权等世家子弟。

当然,书中提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大咖,细细读来,可以看到数百位让人景仰的身影。他们很多都是某医学学科分支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在协和医院分别开创了新中国医学研究与治疗的多个领域,他们儒雅放达,具有崇高的责任心,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四个字——“白衣天使”,每个人都自觉地把天使之爱撒播到患者身上。

在大院里,“碰面即名医,往来无白丁”。这些灵魂人物异彩纷呈的人生和带有传奇的故事,深深影响着医学后人,使他们无形中养成了崇尚知识、追求理想的品德。韩小蕙说,协和大院的孩子们,受到的是什么影响啊?为什么我们不比吃好穿好、不比家穷家阔、不比官大官小,因为院里这些大神们、前辈们的榜样在激励着我们,从小就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奉献”的根苗——我们比的是谁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和民族做更多的事!

书中很多的故事和细节,都注入了作者的心血与情怀,由此我们认识并且记住了这些有着高超的医术和医德,影响着一代代人的医学精英和奇才。“只要进了协和的门,这辈子都别想天马行空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书中提到住在31号楼一层的1949年以前的老协和冯传宜教授,早年从他那儿学到了一个词——“听班”,就是人虽然在家,却没有行动自由,不能出门,得随时“听候”医院的召唤。还有31号楼的外科大夫李士英,是协和医大1966年以前的八年制毕业生,不管多晚下班,白天看诊多少病人,做了多少台手术,晚上回家吃完饭就马上拿起书探究考证,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没有节假日一说。他的最奢侈的娱乐也就是看个电影,但连这也不能保障,有时看上一个开头就被医院叫去。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这些大神的一贯做派。书中写到著名外科学家、我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之一的曾宪九教授,那天正在查房,一位护士跑过来,说隔壁病房一个病人突然不行了。曾主任迅速赶过去,看到病人已经停止了呼吸,就毫不犹豫为病人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这一举动激励了周围的人,大家争相上前交替参与抢救,最终使病人脱离危险。

书中几次写到医学女神林巧稚,有一节写林巧稚1921年考学的经历。林巧稚从鼓浪屿动身,赴上海报考协和的预科,那届只招25名学生。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林巧稚放下试卷就跑过去急救,结果她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没有考完。一个月后,她却因“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表现出了优秀的品行”而收到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

林巧稚的这种优秀的品行,伴随了她的终生。我们看到她带学生的一次考试,林巧稚要求学生观察孕妇的分娩过程,然后写出一份病历记录,以此评定他们的临床能力。结果只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林教授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不完整,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学生们实在想不出漏掉了什么,便去研究那份“优秀”病历。结果发现,各项记录都没有区别,只是那份病历里多了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原来在林教授眼里,这就是“优秀”与“不及格”之间的距离。不惟严师出高徒,他们还以高尚的品格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关于林巧稚的医德医风,作者还写到一个小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天,林大夫诊室进来了两位中年妇女,穿着朴素的灰布列宁服,挂的却是专家号。专家号要比普通号贵10倍,林大夫便对她们说:“以后别挂这种号了,这要多花好多钱。我也看普通门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多等一会儿。”原来这两位一个是邓颖超,一个是康克清。康克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林大夫看病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对待,只要在她对面的患者椅上坐下,在她眼里,就都是病人。

我们记住了吴阶平的话:“我认为做一个好医生要不断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高尚的医德;二是有精湛的医术,能解除病者的疾苦;三是有服务的艺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关于第三点一般人并不很重视,不认为其中大有学问。我感到有经验医生的突出之处就在这第三点上。”这三点,从林巧稚、吴阶平所代表的医生教授,到聂毓禅、王琇瑛为代表的老协和的护士们,在1966年以前,全都做到了;在今天也还是要求得比其他医院都高,这是百年协和能够百年不倒的不二法门。

韩小蕙的这些带有文学性的真实陈述,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一次次为书中的人与事而惊叹而感动。

读《协和大院》的第三个感觉,是那种自带的朴实与朴素。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种朴素是一种大境界,是一种大情怀。愈是平实坦然的笔调,沉静朴素的叙述,愈是能看到作者心中的千里雷闪,感受到多重的回响与震撼。朴实与朴素是相偕相融的,这或也是韩小蕙自然的风雅。整部书读下来,都是这种天街小雨般的感觉。

其间的朴实,是由朴素的感情展现出来。黑格尔说:“在理性内容与现实现象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智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读《协和大院》,我们就始终被作家那种深沉的情感所推动,其带有深情的诉说,带有敬意的感怀,时刻闪现于字里行间。

书中写到那些老协和人,老了也不在家颐养天年,而是一辈子出门诊:其中有85岁的口腔科的赖钦声大夫,“给患者治牙,一站就是一上午,年轻人都觉得吃不消,你说老爷子能不累?”有90岁的神经科郭玉璞大夫,90岁的劳远琇大夫。还有张孝骞大夫,90岁时还参加大巡诊。吴阶平当了国家领导人还坚持每周一天回医院参加大查房。例数之后,韩小蕙写到:在我看来,他们这医生当得太苦了,终身绑在医院的战车上,一天也不能平平静静地喘口气;可这些高尚的医生都不以为意,乐在其中,孜孜矻矻,兢兢业业,从头发黑亮熬到斑白、花白、雪白——能“妙手回春”,能“起死回生”,能治病救人,能多救一个是一个,能给患者消除病痛,就是他们的最大满足!文字写到这里,作者情不自禁地敲出了:“高尚的医生们啊,致敬!鞠躬!”感情激荡而凝重。

雅科布松说,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从《协和大院》中可以找到佐证。比如写师大女附中毕业的才女加美女吴北玲,写出了那个时代炼铸的单纯与纯粹及追求完美女孩的多个角度。结尾的语言:“可惜的是,天不佑吴,天无佐孙,积劳成疾的吴北玲刚刚进入她人生的第41个年头,就不甘心地去了天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大院的孩子们泪满襟!敬爱的北玲姐姐,你为协和大院扬了名,你是大院孩子们的坐标,今天我以这篇文章纪念你,白纸黑字,立此存照,意在让大院后来的孩子们永远以你为榜样,像你一样,懂得人生的意义,懂得奉献的意义,懂得在高天厚土之间除了吃喝玩乐或者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之外,还有一种伟大的存在叫‘精忠报国’。是的,我们都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像你一样有意义地走完一辈子人生。祝你和吴伯伯、王阿姨在天国日日相伴,花好月圆!”读到这里,让人泪目。

还有作者笔下吴德诚大夫的“夕阳恋”,同样感人。吴德诚大夫是泌尿外科专家,感情上却有着一番奇特的经历,说是“夕阳恋”,其实本是他的初恋,种种缘由使得一对情男痴女劳燕分飞,后来又被海峡无情分割。到了晚年,吴德诚去台湾讲学,女方见到媒体报道,毅然前去叙旧,俩人此时皆已单身,旧情轰然复炽。可诗可歌的是,这一牵手就再也不愿放开,“痴女”跟着情郎来到北京,住进协和大院43号楼,俩人如胶似漆,连看电视的时候都手牵着手。书中说痴女有点外国血统,头发金红色,眼珠柠檬黄,皮肤象牙白,虽年纪一把了仍风韵典丽,真有点像从浓郁的俄罗斯油画中走下来的人物。几年后,吴德诚大夫先“走”了,她伤心欲绝,虽返身台湾自己家中,但每年都会回到43号楼来看看亡夫的家。作者写这个奇特的黄昏恋时,语言跟着内心走,感情不自觉地溢放出来。

还有那位为国家做了一辈子贡献的周华康,老了要做一副假牙,却要最便宜的,不想浪费公家的钱。周华康最后病逝于协和医院,根据他的遗嘱,遗体被捐献到协和医学院,用于基础教学和临床科研——赤体而来,裸身而去,他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协和。

书中还写了领导有方、医德高尚却屡遭不幸的好院长李宗恩,写了他的老伴,同样人品忠善、享有声望的护校校长聂毓禅。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位女性!比李宗恩院长幸运的是,她一直顽强地活到了95岁高龄,终于看到协和高级护校重新复校,并在全国10所医学院设立了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护理系:这比给她个人“改正”,“恢复名誉”,“重新安排工作”……都要让她高兴得多!1998年,她平静地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从20岁时候拎着简单行李前来报到,胸中充满报国之志的美丽少女,到她躺在鲜花丛中,与几百名来自世界各地专程为她送行的学生“告别”,这中间相隔的75年岁月,风云际会,恰巧经历了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大风大雨。

往往在这种叙述中,作者使用了沉稳平实的语态。有人评价韩小蕙的文字像老城墙一样,斑驳,质感,我以为然,正是这样的斑驳质感,才与所叙述的协和大院协和一致,具有一种史家风范。

在书中,我们随时随地能看到作者内心的公道,也就是正义。她端着一碗清水,以之清洗时间里的尘埃,映照历史中的污浊。这是韩小蕙的一贯性格,也是她的一贯品格。她的内心的巨大能量,从她所抓取的,所描写的,所张扬的,时时感受出来。

诚然,朴素不等于严肃,韩小蕙的文字中不乏插科打诨,诙谐幽默,借以表达内心,抒发感怀。这反倒是增加了文字的语感,使得更加有意味。看这段:

这是一条多么熟悉的路,我从6岁起就投入它温暖的怀抱了。半个多世纪来,每天东来西走,从牙牙学语一下子就走到了两鬓斑白。问问胡同里的每棵大树、小树认识我不?问问一根根哨兵似的电线杆子认识我不?问问每一块马路牙子认识我不?是的,它们一起笑吟吟地回答:“认识认识,你是韩小蕙,你是外交部街的女儿。”

15章至17章,是写孩童时代的部分,笔调转换,进入另一番天地。让人看到协和大院的喜鹊、燕子、布谷鸟、麻雀、乌鸦、鸽子,还有蜻蜓、蝉儿、蚂蚱、蟋蟀、油葫芦、花大姐,以及红箭之类的热带鱼,独特的草木世界,鲜活无比。布瓦洛说,一句漂亮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看作家的描写:

北京孩子管螳螂叫“刀郎”,有时候,青绿色的它们也会从草丛里面钻出来。样子很萌,煞有介事地二目圆睁,朝你举着大刀,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表情。可是肥胖的大肚子拖在地上,一边举刀,一边沉思,倒把它们的游移不定表露得纤毫毕现,让人哈哈一笑,捉住它们了事。不过它们毕竟是条好汉,你别以为这时你就赢定了,不,你一个不注意,它们的大刀就到了,能一下子把你的手指割出血,它可就趁机得胜回朝了。

不动声色与有声有色的叙述中,那种舒缓自如以及轻盈飘逸的语调,满含着韩小蕙对语言的理解与自信。

韩小蕙完全化在了那个大院里,她的所有灵魂、灵感、灵性,她的所有感情、感性、感觉,都与那个大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铸在一起。她知道自己是怎样地将一腔血液融合在文字中,融合在随性的真实与真切里;她知道自己没有掺和任何虚假、任何虚情,甚至每一个“哦”,每一个“唉哟喂”,每一个感叹号,都真实动人。

《协和大院》是一种清醒自觉的写作,意义卓然的写作。韩小蕙以其朴实的文风、简洁的文笔,构筑起一部史实丰饶、意蕴深厚的大散文,也可说重铸了协和的辉煌。相信这不是“协和”的最后,她仍然会关注“协和”的未来,不弃协和,协和不弃,人类释放的良善与美好,会贯穿始终。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学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