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池》系列,骑鲸南去 著,天地出版社 酷威文化
作者骑鲸南去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而《入池》又可以说是她的优秀“故事集”。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部里面小季和小展的故事,因为它让我对“成长”这个永恒命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故事中的小季,因为家庭原因,身上背负着太多担子,迫不得已地早熟起来。他有远超同龄人的善良、坚韧和宽容,也正因此,才能和故事里的第二主角展雁潮亲近起来。
如果说季作山是个早熟少年,那展雁潮必定是他的反面。他的心理年龄要小于生理年龄,他骄纵、任性、对外物世理一窍不通,只活在自己的“以为”中。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未免太累,只有早熟、宽容又心软的季作山才会在一次次希望后失望、又在失望后重塑希望的循环往复中一再容忍。
展雁潮当然算不上坏。他只是孩子心性,有一份不加修饰的天真。但他的天真,也最残忍。他有意无意带来的伤害,也最痛。
容忍总是有底线的。当伤害突破了接受阈值,乃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创伤,这种由一方让步才保持住的平衡终于被打破……
幸而季作山还有机会。这次从头再来,何尝不是一次历练与成长。
季作山是个有能力有天赋的人,受家境拖累没办法展现自己,有机会时却又在犹豫后放弃,选择把自己的未来交付到别人手里。季作山毕竟只是个少年,哪怕经历再多生活苦难的锤炼,他也不过是个少年,将情义看得太重太重。当然这不是什么过错和缺点,只是不能盲目迁就——人永远只能依靠自己。
以前的季作山不懂。这正是他成长路上一个摔得很痛、但是必须要站起来翻过去的坎儿。
生活对他吻之以痛,所幸他仍心向阳光。
季作山在成长,展雁潮也一样。
原本,这段关系的天平,始终因季作山的付出与退让才维持着平衡。当季作山开始变化,将生活重心放回自己身上,自己的梦想上时,两人的人格地位才真正平等了。但是关系天平却反而倾斜。疏离在所难免,而这恰恰成了展雁潮成长的催化剂。
一开始,他的孩子心性让他不能接受小季的变化,委屈、赌气、烦闷,还带着一点点胜券在握的自负。可当他一点点直视现实,发现无论是这个世界,还是他曾经珍爱的重视的人,他都了解得如此浅薄,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开始明白季作山曾经的不易,开始明白曾经的自己有多么过分。开始一点点约束、克服,完成着世界观崩塌后的重建。虽然他依然保留着孩子般的率真,可也学会了换位思考。
这个任性又骄纵的孩子,终于因为季作山的改变而改变。
人们总会把人生比作长路,总会把抉择比作路口。总会把亲朋挚爱比作同路人。
故事的结尾,他们是否选择一如往前的相处,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在摔倒时选择爬起来,选择走下去,选择不掉队,选择追赶对方。
这么想想,人生也真的很简单!
选对路很重要,但选对同路人,更重要。
好的同路人,就是那种,自己摔倒时不喊疼,别人掉队时会等一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