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写在《柔翰集——出版三十年手记》出版之时

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书画出版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方向的专业出版社之一。无论是出版的系列书画丛书,还是《书法》等专业期刊,均在艺术界有较大影响力。

1

《柔翰集》,王立翔 著,中华书局

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立翔从事出版工作三十余年,其间经手编辑出版的图书数以千计。近日,记录其编辑出版生涯的随笔集《柔翰集——出版三十年手记》由中华书局出版。书中既有回忆学思湖畔的求学生活,也有与翁万戈、赵昌平先生等前辈的交往,以及“名品”系列、“朵云”系列以及“袖珍印馆”“艺术史界”等丛书的策划背后。澎湃新闻特选刊其中自序与相关书摘。

11

2017年11月,历时五年编撰的《吴昌硕全集》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以编辑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在大学生统分统配的年代,相对于大多数被动接受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是主动选择了编辑工作,而且如愿以偿。主动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出于对图书的热爱;能有一份与读书相伴且可以亲手制作图书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是充满了诱惑和想象的。   源于这份钟爱,1985年我告别大学,跨进了出版社之门。而我的幸运远不止于此。我的兴趣广泛,尤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无比热衷,在出版社这个需要既专又杂的工作岗位上,我的这份“天性”得到了最大满足,并且成为一种“优势”。在此后的编辑生涯里,我的选题触及文学历史、艺术文博、哲学宗教等多种学科,我对知识的广泛获取、更新再现的兴趣,使我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不断获得动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产品”,而与此同时,这一工作则不断反哺我对世界的新认知。

2

《十面灵璧图卷》,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其间经由我手而编辑出版的图书数以千计,我的藏书已经多到家中书柜远远不能贮藏的地步,这其中相当部分与我直接有关。我处理过古籍和艺术范围内的学术、普及、教材、期刊、图录、影印、工具书等各种类型的书稿,也尝试了几乎能变为可能的传统图书制作和装帧形态,最近这几年,还努力推进运行数字出版和新媒体平台建设。我以自己的经历感受着出版传播对人类文明传播和延续的伟大作用,领略着编辑出版绽放的各种魅力。

2

王立翔书法

我步入出版领域,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大部分出版发展阶段。我从普通编辑做起,在不同岗位上接受着工作给我带来的各种挑战,刷新着对编辑出版的认识;在出版大潮的冲浪中,注意探索出版的一般规律和专业出版的一些特质,完成由普通编辑向出版人的跨越。我先后在两个专业出版社工作,其底蕴都渊源于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使得我能长期涵泳其中并得到滋养,而各自的主攻方向,则锤炼着我的人生态度和专业修为,使我对编辑、出版的认知不断上升到更高层次。两段知名出版社的经历,让我能更接近我的职业理想。我庆幸自己的所学所思都有用武之地,我的潜能可以在出版工作中得到最大激发。是出版工作给了我无以言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为自己能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名文化传承者、助推者而骄傲。因此,选择编辑出版工作,于我实在是一种幸运。   我的工作当然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波折,尤其是在出版极富挑战和遭遇不利的时刻,是源于内心的执着和诸多的机缘,最终帮助我战胜了迷茫和气馁,时过境迁,我会感受到自己在磨砺中的成长。一方面,这是禀赋和性格使然。禀赋、性格自然源于家族和家庭,我自小内向而体质羸弱,但内心却时时能感受到父母兄长给予我的潜能,承续了许多坚韧的东西。   另一方面,是得到了众多师友、领导和同道的提携和帮助,我与他们因编辑出版而结缘,他们让我在工作的行旅中不惧艰难,勇于向前。能拥有这些,更是我的幸运。   本集收入了我有关出版方面的一些文字,记录了我工作中的一些思索和探索。它们都是在我各个工作阶段积累起来的,有些是工作中的命题之文,零碎不成体系。集内大部分文字都撰写于本世纪之后,但有些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更大,为体现我部分思考和工作轨迹的连续性,因将书名副题冠为“三十年”以系之,以此为自己的出版生涯留个印痕。

1

王立翔书法

小集寡识谫陋,但却迎来两位重量级人物赐序,这是我要特别感谢他们的。李国章先生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是我在古籍社的老领导,他对我的成长给予了长期的鼓励和提携,我则从他对古籍社的贡献中,学到了做好出版工作所需要的胆识、担当和赤忱之心。徐俊先生是中华书局原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并任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的掌门人,在出版界和学界都有着卓越的威望;他年长我一岁余,长期关注、呵护我这个后进,是我尊敬的兄长。他们两位慨然赐文,不仅令这本小书大增光彩,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以各自的视   线,为我们几乎同步的出版工作历程,留下了时代的辙痕。

1

《中国十大楷书》,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本集中对出版工作的有关探索和思考,得出的一些归纳和总结,如有可取之处,当感谢与我共同努力作为的师友和作者,尤其是与我长期相伴的出版同道;出版是集体共同作为的事业,我的记录自然也是他们辛勤工作的结晶。当然,任何不当之处,则在于我水平有限、见识浅薄,仅仅以此作为向同好抛砖引玉、诚意求教的一次机会。

三十多年弹指而过,我对出版事业是既充满了爱戴,也保有着敬畏;是既遵从了内心理想的召唤,又鞭策着自己勿忘职业所需要的不懈进取。我虽资质驽钝,但仍愿感念时代,忠于职责,与时俱进。我将保持这份不变的衷情,完成我的职业旅程,圆满我的编辑出版之梦。

3

王立翔近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