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艺术家们》:被美照亮的灵魂

《艺术家们》:被美照亮的灵魂

《艺术家们》,冯骥才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骥才先生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书中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融入了作者对于绘画、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独特体悟与思索,呈现出一种唯美的绘画感。

小说中故事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当下。这期间,中国当代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的美学追求几经变化,而作者是整个历程的亲历者,也是美学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这部作品就以画家视角,通过抒写大时代对人物命运的影响,明晰地折射出一部艺术史和时代的变迁史。楚云天、罗潜和洛夫这“三剑客”,是作品的主角,也是三类艺术家的代表。楚云天的父亲曾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心内科名医,家境殷实,“文革”中与新婚妻子隋意被赶到旧租界小楼顶层的小屋居住。他为人为艺,都一丝不苟地坚守着自己的良知与追求,视同道为知音,视友情为珍宝,视财富为草芥,不断地朝着艺术的新高峰攀登,最终形成了寓人文情怀于山水之中的现代文人画的独特风格。洛夫,是学院派油画家,曾创作出《五千年》《深耕》和《呼喊》等力作,但随后则为名为财所累,从一味模仿西方现代抽象画派到所谓行为艺术,一步步地走向迷途,最终坠入抑郁症而难以自拔。罗潜,他的作画带有很强的主观主义,笔触灵动诡异,但同时被主流艺术所排斥。他为人孤独,天性缄默,改革开放后,慢慢与两位好友减少联系。

小说中还写到了一些女性艺术家,但无论是田雨霏、郝俊还是白夜,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交出了原来的自己:或在商业化浪潮下一改初衷、随波逐流,或受拜金主义浸染而使艺术成为吸金的工具,或在功利主义驱使下利用关系谋取名利……她们不同的经历,都引发着人们对“艺术家”这个身份的深深思考。

艺术家们年轻时所处的时代,尚处于思想禁锢和文化荒芜之际,因此,一册残缺的画集、一张陈旧的唱片、一架缺腿的钢琴、一本破损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会令他们兴奋不已。每一次躲在某个隐秘角落的欣赏,对他们而言无异于一顿思想的饕餮大餐。共同的艺术志向让他们紧紧地抱团取暖,即便是1976年那场毁灭性的唐山大地震也没有将他们分开。在巨大的自然灾害以及接踵而至的各种麻烦面前,他们守望相助,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男人间友谊的温暖与纯粹。然而,随着思想的禁锢逐渐被打破,荒芜的艺术田野上开始生发出绿草百花,三个男性间的纯粹友情开始出现缝隙,且越来越大直至不可弥合。正如作品中描述的:“三剑客并驾齐驱,终于来到荒原上一个许多条道交叉的岔口,虽然从无宿怨,也未了结,无缘无故地散开,相互也未作别,却各纵一骑,分道扬镳了。”

可以说,作家冯骥才和画家冯骥才在《艺术家们》这部小说中相遇了。他将自己半世纪的艺术生涯、美学理想、艺术感悟,糅合交融,汇集成为这部澎湃之作。艺术家们的种种生活情境、创作困境、情感经历、商海博弈等,全面呈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冯骥才在自序里写道:“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楚云天、隋意、洛夫、罗潜等人,在作者笔下呈现出多姿而蓬勃的面貌。他们才华横溢,热烈地抒发着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流露出作者的理想主义情怀。这种“发自心灵”的情怀贯穿始终,让读者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常被作者的真诚和执着感动。

小说没有把讲故事当作重点,也没有刻意制造很多尖锐冲突,总体的叙事自在自得。语言的速度,文辞的考究,场景的优美,包括在意蕴上的留白,都具备艺术品的特质。随意散淡的叙述里,蕴蓄着一种暖意和希望,洋溢着一种敞亮、明亮的精神色彩。

评论家说:心里没有美就写不出美,没有爱也写不出爱,没有理想就不知理想为何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痕,假如没有谅解,没有宽恕,就不可能有光,也不可能有前行的力量。冯骥才作品中充溢的谅解、宽容、温暖和希望,像熠熠闪烁的珍珠,温润着这个时代和世界。当一个作家面对被美照亮的灵魂,选择了用美的方式去讲述,也便成就了一部大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