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2023上海书展:文化的上海 全国的平台

  8月22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晚21时,在旋律优美的音乐声中,2023年第19届上海书展送走了最后一位读者。此刻,浦江之滨“外滩之窗”的大屏为城市阅读亮起——“致敬阅读,感谢读者”。本届上海书展线上线下销售齐发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总销售增长41.47%,有力地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提振了全国出版发行行业信心,助推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今年上海书展进一步面向全国开放办展,共吸引全国20多家出版集团、350余家出版社携18万余种精品图书参展,主会场入场近30万人次。

  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和高素质的市民读者也是各出版机构踊跃参展的重要因素。四川人民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的城市气质、城市基底、浓厚的阅读氛围和热情的读者,让上海书展不但成为展示出版成果的最佳窗口,也成为各出版机构了解市场风向、读者需求的重要信息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旗下20多个出版公司和出版品牌集中参展,为历年规模之最,集团负责人表示,上海是其品牌受众的核心区域,只有来到现场才能获得读者最直观的反馈。

  强化主流价值引领

  2023年上海书展集中展示、重点推荐全国各地精心策划的优秀主题出版物。

  书展主会场序厅及周边展区,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及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图书、党的二十大系列文件和重点图书,以及《复兴文库》等系列主题出版物,集中展示获评中国出版政府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中国好书”的全国和沪版优秀出版物等,彰显出版发行行业以书为媒,推动助力文化繁荣兴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使命担当。

  位于中央大厅的中国出版集团除重点展示展销重大项目如《复兴文库》(第一至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等外,其旗下各品牌单位还展出近期重点推介的主题出版新书好书,包括“道理学理哲理·党的创新理论阐释丛书”、《功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向组织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通向马克思主义》、《钱三强往来书信集注》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重点展陈《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高质量发展与强国建设论丛》《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千里江山图》等。

  主宾省四川省重点展陈展销《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红船》《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印记·征程——我们这70年》等主题出版新书好书。记者从新华文轩获悉,截至8月22日晚9时,四川主宾省团实现总销售码洋781万,现场零售码洋45万,其中文轩出版34万,直播带货码洋736万。

  本届上海书展,中信出版以“书:绵延与邂逅”为主题,建构起一个前后相续、薪火相传的“意义的世界”。据中信出版图书发行集团渠道运营中心总经理魏宏介绍,围绕主题,中信出版展台准备了近2000种图书,涵盖主题出版、前沿科技、心理励志等领域。书展前6天,中信出版仅在上海书展主会场合计销售逾141万码洋。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是本届上海书展的一大特色。本届书展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出版人的使命”,首次举办2023上海书展行业高峰论坛,共同探讨出版业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发展思路和应有作为。

  四川展团以“四川的东坡 世界的苏轼”为主题布局,将三苏文化元素作为视觉中心,融合三星堆、大熊猫等极具辨识度文化名片,开设三苏文化、巴蜀文化、传世典籍等专题展区,彰显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世纪出版集团拿出近一半展区面积打造世纪国学馆,以“泱泱大国 皇皇巨观”为主题,推出“中华经典文献世纪精品展”,让更多中华典籍走近读者,让读者近距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超高颜值、超强互动

  本届上海书展在延续以往风格的基础上,在展位设计和活动安排方面更加强调个性化、互动性,集颜值、体验感于一身,充分展现创新性。

  如童书嘉年华汇集了80多家出版机构,现场的读者朋友不仅可以沉浸式挑选喜爱的图书,还可以打卡趣味十足的多种活动。在展区的划分上,出版机构在不丢失本身特色的同时更加注重为读者提供便利。书展现场,鲜明且富有艺术性的标语和海报随处可见,为书展氛围营造锦上添花。少儿馆活动区中央舞台开展新书发布、科普讲座、阅读分享等多种活动。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结合上海历史文化,为小读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体验之旅。书展期间,宋庆龄文化空间开展“投递阅读心愿”互动活动,读者可以在展区投递心愿卡、参与答题、与阅读萌宠合影打卡,体验感直接拉满。

  果麦文化的经典图书展示区、3D立体书展示区引人注目;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中国童书联盟亮相上海书展,共同为现场读者带来丰富的图书。

  在上海书展新设立的“上海好童书”展位上,入选第10届“上海好童书”的30种书目都在其中展示。陈伯吹童书屋也再度赴约上海书展,位于中心的精美书架展示历年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另外,童书屋融入当下新科技,设立多种互动项目,读者可以进行AI绘画,参与配音朗读、游戏闯关等等。

  直播已经成为书展的标配,出版机构纷纷在展区内开设直播间,其间还有名家大咖来到线上直播间,与读者零距离互动。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上海书展中,多场重点新书发布会、作者分享会等都采取线下活动线上同步直播方式,为读者带来更多选择。

  今年上海书展再次选择与李佳琦直播间进行合作,大力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8月20日晚,李佳琦直播间开设2023上海书展公益场,为读者推介3种精选好书。15分钟的专场中,《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小猫的情绪》累计售出超2万套近32万册。

  今年上海书展,互动成为一大亮点,上海译文出版社摆出12枚印章,供读者收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设计了18种印章,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参与感;喜马拉雅“精神食粮展”中,读者通过与展陈互动或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VIP权益……与书互动、与人互动,不少读者还将集章、拍照等活动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让这个以展销为主要目的的书展更加好玩、好逛、好买。

  书香满城,辐射效应突出

  本届上海书展继续坚持“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定位,主会场和各区特色分会场等为读者准备了850场高质量阅读活动。读者对思南读书会、国学七天七堂课、上海国际文学周、书香上海之夏等品牌活动热情不减,杨志军、毕飞宇、孙甘露、莫砺锋、马伯庸等众多知名作家学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全市16区和临港新片区推出各具特色的“一区一特色”特色分会场、阅读分会场,阅读场所从图书馆、实体书店到博物馆、旅游景点、商业楼宇和民宿,阅读和城市文旅空间充分融合。

  到今年已是第10届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恢复了与外国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文化盛宴。今年共邀请29位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组织召开45场作家活动。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围绕“叙事共同体”展开,陈福民、菲利普·韦斯等中外作家围绕主题登台演讲。不同语种、不同肤色的作家,为了共同的文学之心相遇在上海,享受属于艺术的夜晚。文学周的主要活动通过线上直播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把原本小众的文学讨论,推送给热爱它的各地读者,实现了不分地域、跨越时空的相见。

  中国出版集团品牌活动第14届“读者大会”首次移师上海书展,并与上海书展“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品牌相结合,以“品味书香中国,传递阅读力量”为主题,通过“伟大复兴”“文化传承”“科技强国”“书香少年”等板块,展现建党百年来文化出版界的初心使命。此次活动期间,中国出版集团还向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乡韵主题书房等10家单位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图书。

  “行进的风景——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等大型活动首次落地上海书展,并举办7场作品分享会,包括毕飞宇的《欢迎来到人间》、陆天明的《沿途》、欧阳黔森的《莫道君行早》等。

  本届上海书展文学活动的一大特色是“含茅量”很高。书展前几天第11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孙甘露的亮相,自然成为媒体和读者追逐的焦点。《雪山大地》作为本届得票最高的茅奖作品,受到读者的热情关注。杨志军在分享会上透露,自己这部面向辽阔自然的作品,也是向历史和父辈表达敬意的反思之作。上海本地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揭秘了上海弄堂里的红色故事,孙甘露在书展活动上谦虚地说,这部作品终于要接受读者的检验了。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来到上海书展的也不少,如著名作家阿来参加了自己3本新书的多场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第19届上海书展首次来到福建三明,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联袂打造2023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暨第17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既是上海书展扩展精神版图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成为截至目前三明市最大规模的一次书展,在展销规模、参与人次、组织规格、陈列品种、开展活动以及展出效果等方面,均创下三明出版物展销最高纪录:6万人次到场,销售图书7万余册,码洋446.5万。据悉,为充分发挥“上海书展”文化品牌优势,“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将持续至9月16日,三明市内所有新华书店门店均开启图书优惠活动。

  优化管理,体现担当

  今年上海书展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展览”“市民的阅读嘉年华”的办展定位,根据展会实时动态,及时听取读者、参展商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细化现场服务。全年龄段覆盖,老年读者和儿童读者数量多,是上海书展一个重要特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的需求,如在了解老年群体购票困难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相关单位分析研判、协调沟通,迅速出台解决措施;在事先安排30家新华书店门店作为线下购票服务点的基础上,采取加设多处书展现场咨询服务点和特困观众通道等针对性举措。为防止大客流情况下儿童和家长走散,在小读者入场时提供家长联系卡。

  开展前一周,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倡议,2023上海书展为涿州受淹图书发行企业纾困助力。7天中,受灾参展机构在自有展位上以预售、众筹、特价销售等方式,开展了纾困售卖活动,上海市民读者积极响应,纷纷支持。主办方兑现承诺,读者每购买1张门票,主办方就捐出1元票款。据记者了解,目前这部分资金已经到位,同时,部分参展企业也解囊相助,捐出书展期间相应的销售收入。上述款项将由上海书刊发行行业协会操作处理,在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进行定向捐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