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

出版融合发展百人论坛 热议精品战略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9月20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华闻传媒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出版融合发展百人论坛,在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期间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出席论坛。

论坛围绕“创新之源:出版业精品战略实施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题展开探讨,致力促进国内数字出版业进行产学研协同,并提供知识、方法和智力支持。

全国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联络处负责人、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张久珍表示,出版产业身处数字时代,跨界融合发展是必然的,挑战在于如何使这种跨界尝试在系统性思维指引下创造出新价值,而非简单的“1+1”。为了推动出版行业人才的跨界合作、强强联合,进而盘活人的思想、智慧和生产力,自2022年开始,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和华闻传媒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发起了出版融合发展百人论坛,希望能够侧重出版创新的核心思维,打造政产学研用的智慧共同体,构建出版专业的培育高地。

论坛还举办了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颁证仪式。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着重实施两个子计划,共41个项目入选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30家单位入选出版融合发展示范单位遴选推荐计划。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向获得数字出版精品与出版融合发展示范单位的同志表示祝贺,并强调要从两个层面推动融合发展事业。第一,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第二,需要各个出版单位积极探索、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谭方正,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副社长吴晓峰,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经理杨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单志强5位入选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表示,现代化是靠文化教育实现的,文化教育是靠阅读实现的,没有阅读其他都归零。现代社会,就是以现代出版为最重要的一个标志。短视频是创作,不代表事物本身。读什么样的书成就什么样的人,应该倡导科学阅读,然后附加艺术阅读,不能本末倒置。要用科学的方式、科学的思维、科学的办法来思考阅读、促进阅读。

谭方正围绕教育出版的数字化,结合高教社10年融合发展的探索,从变局、破局、新局三个角度讲解。他表示,教育出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教育出版数字化有益探索不可低估。新时代教育出版要担负起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使命,提供更多助力。高教社在教育出版数字化方面主要是四个做法:一是超前布局,系统规划;二是改革创新,高位推动;三是需求牵引,规模应用;四是技术赋能。

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朝阳表示,读者出版集团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让《读者》更便捷地触达读者;二是激活内容资源竞争力,打造特色数字平台;三是依托重大出版工程,打造重点古籍数字资源库;四是丰富拓展阅读服务,助力书香社会建设。读者出版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充分运用本次数博会的丰硕成果,全力推进数字出版,打造更多突出思想引领、彰显主流价值、富有文化内涵的出版融合发展项目,为文化繁荣发展贡献读者力量。

安徽人民出版社社长杨迎会表示,数字变革对于主题出版的赋能有以下至少五个方面:一是赋形态跨媒介之能;二是赋内容跨需求之能;三是赋服务跨体验之能;四是赋传播跨渠道之能;五是赋管理跨时代之能。安徽人民出版社在打造数字主题精品方面,以“物理之变”夯实数字基础,以“化学之变”打造数字精品,以“生物之变”创新数字业态。

今日重庆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董事长张军兴表示,融合发展是地方党刊保持生机活力的生命线。要坚持技术引领,不断完善生产流程,持续推动内容生产人员的能力适网,完善全媒体生产的激励机制,加强学习交流和务实的培训。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围绕“创新驱动可持续增长”这一话题展开。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与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教授王余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广照,人民交通出版社行翼科技总经理姜占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心主任金玲展开对谈。与会嘉宾认为,出版单位要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从选题、产品策划到用户、市场运营全过程,推动行业实现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增长。

论坛上,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百度、喜马拉雅、京东6家出版单位与技术内容企业,作为出版融合发展百人论坛生态伙伴机构,向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华东师范大学7所高校的出版学院或出版研究院捐赠数字内容会员资质,构建产学研协作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