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奇招方出旋吸引 火焰炽烈赖众人
戚科夫想出了一个奇招,终于将基层街道负责人们的眼睛点亮了!
……
戚科夫按照韩将军的建议,掐着将到元旦与新年的时点,连着几天“泡”在了街道里。他不再以文化馆负责人的身份布置分派任务,而是从合作的角度与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沟通,确定适合在居民小区推广的文化活动,然后亮出自己的奇招:可以联络到的“特色演员”——老红军、著名书画家、歌唱家、音乐家等。
“我们可以出场地、出人手,只要戚同志你真能够将老红军与著名演员请来!”
街道负责人们旋即被他的主意所吸引,非常欢迎这样的活动安排,表示要想方设法为“丹心艺苑进社区”活动腾出场地,从居民中调动人手,做起“螺蛳壳里的道场”。
戚科夫确定了活动计划可以落实,这才回到了北区文化馆,将情况做了汇报。恰逢王馆长已病愈归来,对能够丰富居民年节期间的文化活动相当赞赏,就算施副馆长不情愿,也只能同意活动报告。
戚科夫记住了韩将军“不要一个人冲锋在前、当个人英雄”的叮嘱,联络了街道负责人和几十位居委会干部,与文化馆馆员们一起来碰头,当着大家的面,真诚恳请:“大周,你一直是我们文化馆最好的画图师傅,这十几场演出的宣传单,能不能请你帮大家画一画?”
“周同志你只管画,我们来帮忙贴到社区路口与居民区大门口去。”街道负责人随即表示。
大周对于自己的水彩画功夫相当有信心,听到这样的邀请,当场答应了下来。自豪拨动了闪亮的喜悦!
戚科夫接着恳请:“老丁、李大姐、小莫同志、陈阿姨,这次活动演出涉及老红军讲故事、歌唱、舞蹈、戏曲、小话剧、三句半、民乐演奏等不同节目,你们知道,我唱起歌来五音不全,看到五线谱就像看到一群小蝌蚪,戏曲更是只会听不会唱,舞蹈更不要谈了,上台就是惹大家笑话,你们看,能不能这样:老红军讲故事与三句半这两类节目我来负责。李大姐以前是舞蹈队的,陈阿姨歌又唱得像百灵鸟一样好听,舞蹈与歌曲节目就请你们与艺术家、街道商量好吗?”
李大姐与陈阿姨一直喜欢几位知名艺术演员,之前因为都是戚科夫一个人接进接出,演员们很少注意到她们,她们心中赌气。这次看到戚科夫组织演员进社区的名单,她们有心实现愿望,却担心像施副馆长说的,戚科夫记仇,不要她们帮忙。此时戚科夫诚心当着大家的面相请,自然答应了下来。
“老丁,我一直羡慕你会吹拉弹唱,二胡、笛子、口琴样样拿得起,这一次,秦老师为我介绍了著名笛王陆老来我们北区支持群众文化建设,能不能民乐演奏的几个节目,就请你多费费心?”
“笛王陆老真要来吗?”本来靠坐在椅子上,没有什么精神的老丁立刻直起兴奋的腰板。
“来啊,我都给他打过电话了,老人家答应一定来!”戚科夫笑眯眯地肯定。
老丁眨了眨眼,随即打了包票:“那好,他来来回回我负责接送!民乐节目你就交给我好了!”
“那小莫同志,你就负责与北区诗苑的小赵老师联系。他们可不只会写诗,三句半与小话剧也写得蛮好。晚点你与他们一起商量商量剧情与台词,好吗?”
“嗯,好的。”
……
会议场外,王馆长看着戚科夫一项项落实了活动的责任,现场的气氛在大家的讨论声中越来越热,开心地点头:“这个戚科夫,真有他的!”
施副馆长张了张口,终是把想批评的声音咽了下去:“弄得这样大张旗鼓,效果好不好,看看再说吧。”
“……娘,你又在看这双鞋子了?”
“是啊,这双鞋子是你哥哥被抓壮丁的时候,从脚下掉下来的!我,一直存着,盼望着去了海峡对岸的亲人能回来!……要是能在闭目之前,再看你哥哥一眼,那该多好啊!……”
“娘,快了,就快了!你知道吗?我们的党领导已在今年提出了一国两制!”
“什么叫一国两制啊?”
“就是我们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争取香港、澳门、台湾尽早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个时候,不但哥哥,还有那么多因为战争而失散在外的同胞,都可以回来的!”
元旦与春节之间的日子,市民们的生活都是为迎接新年喜气洋洋的。北区的街道里轮番搭起了临时的小舞台上,邀请“丹心艺苑”的“文艺轻骑兵们”走入群众中来。
秦依老师与陈琪等电影厂演员饱含深情地演着小话剧。舞台边上,自带条凳、椅子、小马扎的居民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有人为台上动情的表演叫好;有的,为感人的剧情落下泪来……一个个眼神将表情专注着!
随后登场的三句半,台词经过了文化馆与北区诗苑年轻人的特意设计,格调轻松活泼,引得居民帮着演员一起打节奏。
“……
满怀痛苦忆旧时
百姓头上三座山
华夏处处是狼烟
悲惨
幸有震天霹雳响
有了恩人共产党
领导大家求解放
盼天亮
南昌起义枪声响
工农革命新武装
……”
等到几位红军老战士上场,以挺立的身姿敬着军礼,小朋友们赶上来敬队礼、献手工花篮的时候,台上的气氛汹涌着。居民们不需要任何人提示,自觉站起来,用力地鼓掌!滚烫的掌声压过了新年的鞭炮。
“呵呵,戚科夫啊,你这工作做得是真巧!”演出场地的侧前方,是闻讯赶来的北区宣传部门负责人花起,他也在笑着,向身旁王馆长与戚科夫感叹,“用这样节目形式宣传爱国思想与大政方针,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才容易感动市民!”
戚科夫不好意思地笑道:“那是我运气好。有同事和街道的热心同志帮我一起计划与落实。”
“这可不是运气好,能取得成功,是你们用心了!”花起真心夸赞,“不知你们新年后,有什么重要工作计划没有?”
“嗯,我还在与同志们构想。”戚科夫心里有想法,但是条件不成熟,不敢讲。
花起严肃了面色:“今年9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们的党领导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在党在新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关报道我都看了!”戚科夫有些激动,“那几天看到这些内容我很开心,夜里也在思考,睡不着觉。”
“好啊!”花起点了点头,同时嘱咐王馆长与戚科夫,“那你们更要认真想一想新年的群众文化工作要怎样开展。在我们国家即将腾飞的时刻,思想教育与文化建设可不能掉链子!”
听到这里,戚科夫按捺不住了:“花部长,我有一些活动想法,可是,条件不成熟,许多东西都缺少!”
“你缺少什么可以打报告申请啊。”王馆长有些不解。
戚科夫却冒出了愁容:“北区曾经是上海抗击侵略、开展解放斗争的前哨。我想进行北区革命史料展示、烈士事迹展览,组织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参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历史,知道和平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团结在党的周围,为祖国强盛发挥力量……”
“你这个主意好啊!”戚科夫没有说完,花起已拍手赞成,却随即凝眉沉吟,“可是因为战争与其他原因,北区的史料缺失许多,烈士事迹么……之前并没有人全面地整理过。”
王馆长也低头沉思,半晌,抬起头来:“这个活动非常好,值得推动!科夫,你已经挖掘了一些‘宝藏’。”他示意坐在台前第一排的老红军,“我们可以组织更多的力量去开发更大的‘宝藏’。”
花起当场拍了板:“好!那就先把这样的活动定下来!我也向区里汇报,大家一起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