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图书

丹心摇篮丨第六卷 伴腾飞丨第103章 球赛引起千尺浪 基层奔走青柳扬

第103章 球赛引起千尺浪  基层奔走青柳扬

每年临冬,朱佩光就一个人上了“战场”!

翻、洗、晒换季的衣物,给丈夫与孩子准备御寒的用品,还要做点腌菜与咸肉以备过年时的菜式……虽然已被调到业余学校,她的工作量轻了不少,但一个人操持家务的日子,感觉并不好,她反而喜欢用这样的忙碌压缩一个的孤单与寂寥,因为可以放下日常对丈夫的依恋、冲淡她对爱人的埋怨。

可这一天,她拎着大包小包刚刚回到家门口,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朱佩光只以为是孩子们与她开玩笑:“安安、小武,你们也回来了?作业做了吗?……哎哟,你回来啦?吓我一跳!”

戚科夫难得顶着夕阳的光芒从门里露出头来,主动接过了妻子手中的东西:“来,今天晚饭我帮你做。”金色的惊喜闪烁着!

“你什么时候这样有空了?”朱佩光嗔怨着,跟了丈夫进门,却抢着进了厨房。

“……这不是,计划的活动暂停嘛。我又被同事说成是‘铁打的身体、铁石心肠’,说得我比包公老爷还要无私!”戚科夫笨手笨脚跟在妻子后面拣菜。

他听了韩将军的建议,不再着急去推动那几个活动,也配合施副馆长的指示,只保留了老书画家的交流活动,将年轻诗作者的活动改作不定期组织,等合适的机会再想办法开展活动。这样一来,他便与办公室的同事们又清闲了下来。

清闲会在时间里长出霉斑的!戚科夫实在过不惯坐在办公室里晒太阳、看报纸的日子,索性再度拿起笔,扎到他喜欢的文学写作里。这天下午,他主动去采访辅导青年编剧改剧本的著名导演黄导,带回了一肚皮的实料,赶回家中要在晚上开展写作。

“呀,你怎么把坏叶子留下,菜心全部丢掉了!”朱佩光淘好了米,蒸上饭,回头要洗菜,却见戚科夫一面拣菜,一面自言自语,不知想些什么,竹筐里放了一堆黄叶子,那碧绿的菜心却被扔在畚箕里。

“啊呀,对不起,真对不起!我现在就捡回来。”戚科夫不好意思,讷讷地道歉。

朱佩光将他推出了厨房:“你还是忙自己的吧。”无奈蹲身拣着菜心,她又不忘提醒,“你不是一直喜欢看排球的吗?今天晚上有女排参加世界杯决赛的直播!”

“真的?”戚科夫一下就来了精神。

“我们几家邻居约好啦,吃好饭都到我家来听收音机,你如果有事就躲到卧室去。”

“我也一起听!”

“赢啦!中国女排赢啦!中国女排战胜秘鲁队赢得第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女排赢得世界冠军啦!”兴奋的喜悦跳跃着在空气中铺满!

那一晚,戚科夫与街坊邻里坐在收音机前,一颗颗心随着中国女排与秘鲁女排的赛事忐忑上下,每一次发球权的交换、每一次比分的交替上升,能让他们屏紧了呼吸,大气不敢喘,等到播音员高兴地通过电波传来胜利的喜讯,大家都欢跳了起来:“万岁!万岁!祖国万岁!”

紧接着,他们听见远远近近、大街小巷里不约而同响起开心激动的呼喊声,随后,有人放起鞭炮,有人打起鼓、敲起面盆,还有人拿着喇叭站在阳台大声宣传,甚至有人激动地想庆祝却寻不着鞭炮,拿了家里的热水瓶摔在水泥地下……

乐坏了!大家都乐坏了!

邻居们回了家,戚科夫却在收音机前团团转着:“我得想办法!想办法!就算不让在文化馆里加活动,我也得团结力量,让更多市民来参加文艺活动,庆祝这样的大喜事!”

“排球比赛有这么好听吗?姑姑、姑爹,你们为什么都这样激动?”外甥小武从卧室拿着玩具跑了出来,看着戚科夫的欢喜,看着朱佩光抿嘴而笑,不解地问。

“因为中国女排赢得世界冠军,代表我们国家体育运动的振兴,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不受外国压迫,在站起来!”朱佩光耐心地解释。

“可这与我们家有多大的关系?”小武还是不太明白,“得奖的又不是我们,你们又不会因为这个给我买好吃的东西。”

戚科夫开心的笑容微微敛起,他看了看小武只顾拿着玩具机关枪冲房内做作业的安安“突突”,拉住他的小手说:“你和安安哥哥,也是一个中国人呢,也应该骄傲,因为国富民强,外国人才不敢欺负我们!”

小武却没有回应,他只顾与放下作业也拿了玩具小手枪冲他回射的安安瞄准。

戚科夫想了一想,继续引导:“那你们拿枪是做什么呢?不是想学解放军打坏人,像战士一样保卫国家吗,是不是?”

“那是书里说的,现在,是我和安安哥哥比谁厉害!”小武头也顾不上回。

戚科夫的脸色凝重起来,回头看着朱佩光:“孩子这样的思想可跟不上!”

朱佩光努力安慰他:“两个孩子还小,更何况小武还在上小学。”

戚科夫摇了摇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明显觉得,日子更好过了。安安与小武的生活学习条件越来越好,在这种环境里,孩子们的爱党爱国教育更需要抓紧,思想教育要有远见!不然,他们容易在安稳无忧的环境中失了方向。我是太忙,没有好好教育他们,休息天,我们就带他们去新华书店,多挑一些好书。你晚间盯紧他们多读读。”

朱佩光点头,却又问:“那你呢?”

“我与小赵他们商量,看能不能为孩子们多写一些含有爱国思想的童诗,就算文化馆暂时没有地方贴,我们可以争取发表到报刊上,然后我将报刊买来,送到小学、中学的图书馆里去!另外……”

“另外什么?”朱佩光对丈夫想做的事,多了一层尊重,“需要我帮什么忙,你只管讲。”

“之前,韩大哥、刘老、秦依老师为我介绍了不少老红军、爱国艺术家,他们的号召力量、示范力量强着呢!我还是想把他们的力量发挥出来。”

“可你不是文化馆的工作已经排不进了吗?”

“文化馆场地、人手有限排不了,我可以想办法陪他们直接进社区、进街道、到里弄去啊。我本身设想的‘丹心艺苑——文艺轻骑兵’就是为了紧贴基层群众的!”

“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就算我帮你,还是忙不过来吧?”

戚科夫兴冲冲地坐下来,一边用笔写着思路,一边笑道:“韩大哥之前批评我的对,要做好群众文艺工作,我一个人冲到前面当英雄可不是事……”

虽然不喜欢戚科夫层出不穷的活动点子,但是施副馆长对于他工作的责任心与能力还是认可的。一早区里下发了任务,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交给戚科夫,可是在文化馆内外转了两圈,也没有找到他的人:“戚科夫哪里去了?”

有馆员提醒:“您忘啦,他报请过的,说是到几个街道去访察居民文艺形式了。”

“真是的,该他做事体的时候,他倒跑掉了!街道里的吹拉弹唱就是居民的自娱自乐,又没有水平,有什么好考察的?”

“据说,他好像请来了几个有名的艺术家,还有两位老红军,一道去了!”另一位馆员说着,带着赞赏与些许后悔,“他之前提的两个活动,其实蛮好。如果真能像他申请报告里计划的,让这些艺术家走进社区参加居民喜欢的大众文艺,那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我女儿十分喜欢那位秦依老师演的电影,如果能在小区里与她合影,听她讲话,的确开心!”

又一位馆员跟上话头:“我家儿子学习课文,一直仰慕老红军,要是他知道老红军就在身边,肯定高兴得跳起来!”

“如果戚老师真想到社区里搞活动,我们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也省得在办公坐得浑身发酸。”一个馆员伸了伸腰。

施副馆长生气了:“当初是你们反对戚科夫的活动,现在又要沾他的光,只怕他不要你们做!”

此时,戚科夫在基层街道社区间匆匆奔走着。路长出来了,回转着。柳暗花明又一“村”!青柳随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