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图书

丹心摇篮丨第五卷 怎舍得丨第90章 重归校园更奋进 复启高考广开门

第90章 重归校园更奋进  复启高考广开门

校园!学生!讲台! 

东风终于吹回了春天!

复课的第一天,戚科夫迎着兴奋的风,一路奔跑,直接冲进了他心心念想而阔别数年的校园!落叶荒草里,铺满喜悦的校园蓬勃着凌乱的希望!

老吴校长已是华发满头,与成为新任校长的白校长一起站在校门口迎接他。特别是吴校长看着自己最为欣赏的后辈,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你们,可还好吗?”戚科夫用力握紧了两位校长伸来的手。

“好!好!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会恢复正常的上课秩序,白校长等着你回来,一起参加学校招生!”老吴校长的背有些驮了,却仍努力挺立着倔强的身板。

 白校长拉着戚科夫就朝学校里去:“我正组织老师们打扫卫生,重刷黑板与宣传栏,争取让校园漂漂亮亮的,开学迎接孩子们!你的办公室我都安排好了。我可是听佩光讲过很多你在人防工地、农业合作社办扫盲班的事情。你要把积累的经验用在新学期工作上!”

“我一定好好干!”戚科夫已眼疾手快地拿起靠在墙边的工具,“我这就与大家一起打扫校园!”

看着戚科夫迅速加入了教师劳动队伍,白校长欣慰:“吃了那样多的苦,小戚同志还是像以前那样积极与热心,压不弯他胸中的希望!”

“是啊!”老吴校长点头,“不过,你觉着他变了些没有?”

“变了?”

“嗯!”听风中传来戚科夫洪亮的语声、开朗的笑声,又见他很快组织起分散在操场清扫的教师,带着他们有序分工,从一端向另一端挨着地块清扫、除草,擦洗体育器械等,老吴校长点头,“他以前是优秀、上进、对自己要求很高,可是,他自觉出生在农村、家里又不富裕,加之刚刚走上教师岗位,有时候难免不经意间看轻了自己,连与小朱恋爱结婚还思前想后的,遇到工作难题略微显得稚嫩,又欠缺一些经验,并不像现在这样稳重大方、开朗健谈的!”

白校长恍然:“呵呵,看来我们的小戚同志就像他喜欢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烈火中锻炼成钢了!”

“他是像个孩子,在祖国怀抱里,吸收着民族崛起的营养,慢慢长大、成熟了!”老吴校长欢喜中又略带愁意,“这个小家伙,是只雄鹰,翅膀再有力些,我们的小学就留不住他,他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飞翔了!”

“我可舍不得!”白校长嘀咕,“好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可要把他留住了。”

“你呀,这心怀还是要再放宽一些!”老吴校长叹着,“你看不明白小戚的心意么?他喜欢文学、喜欢孩子,更感恩党与新中国给他一段新的人生,他就算要离开这所学校,也是希望有更多的能力报答这份恩情,让更多孩子也能扎下这样的心志。他的心,还是会牵记校园的;他的人,还是会回到校园里来的!”

戚科夫在操场上,挥帚扫尘,扫叶除草并没有听见老吴校长的话。可十几年后,当他与银发伙伴们重新一次次走入大、中、小学校园,向他们播撒心中火种的时候,他知道,他的心,早已与校园、与孩子们紧紧缚系在一起了……

在这年的新生招收工作中,戚科夫表现得相当出色!

由于之前的混乱,曾经导致城市学校的全面停课与后来复课后的学时不足,孩子们的学习不断被打断、课本内容相对单一,又缺少老师们很好的引导,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孩子又经常逃学逃课,基础薄弱,还有一些孩子耽误了入学,比应该正常入学的年龄大了好几岁。老师们都担心他们进入新学期后,会融不进集体、跟不上进度。而家长们一方面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学习文化知识,一方面又对学校开课心存疑虑,不知会怎样安排。

针对这一现象,戚科夫向两位校长汇报商量后,又与教师们商议对策,决定要更多地进行走访,到学生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向家长与学生问清楚、讲明白,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能选到合适的年级去,把缺少的基础打打牢。

戚科夫与老师们的家访并不是很顺利。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要让孩子到低年级去,感觉是在浪费时间,学生们也怕自己年龄偏大,被同学当作是留级生或是差生,看不起!

“解放前,因为家中贫困,我被地主赶出了私塾,等新中国建成,我能免费上学,已经12岁了,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

戚科夫尽力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去安慰与劝说家长和孩子们,也让其他教师用他当说明的例子。

“到了上师范的时候,我又连着生了三次肺炎,留了三级,真是‘老留级生’了,可是,老师们不但没有看不起我,反而与同学们一起鼓励与帮助我。我的学习成绩追上去以后,照样当团员,做优秀学生,是不是?”

一个个家庭就这样被他们说服,一个个学生就这样重新被编入了他们适宜的年级。很快,校园里各处教室重新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孩子们开始聚精会神地看书、写字、做笔记。戚科夫只觉拿着粉笔、钢笔写的字都倍加有力起来!

闸北区教育局负责人很快知道了消息,一纸调动工作的命令又飞向了戚科夫。

“校长,您真的要放我走吗?”拿到工作调令,戚科夫颇为犹豫,他是一个针对小学培养的师范生,又是恒通路小学给他锻炼、成长的讲台,刚刚回来就离开,心中愧疚。

“舍不得,也会推你去的!”老吴校长年纪大了,完成招生就病倒在家,可白校长记着老人家那时的叮嘱,“你一向欢喜读报纸,你应该知道了,今年,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全国有五百多万人参加高考!”

“我知道!”戚科夫听到这样的信息时,激动地在校园里连跑了十圈。跑热了校园中的空气与树叶!

如果不是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新学期工作又太忙,他也是很想报考的!读大学,是他心底深处的一个梦啊!

“恢复高考,说明我们国家还要加强教育,现在,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也是急需要培养人才的时候。”

“那我更应该留在学校里,为教育继续做贡献!”戚科夫已经向桌面放下那纸调令了。

白校长急得一把拿起来塞在他的手里:“去闸北区业余学校负责招生,就不是老师了,就不是为教育做贡献了?你知不知道,有些年轻人现在想继续读书,却读不了书的?”

“我!”戚科夫还真不知道。他知道的是,泉珠所在的纺织厂、杨少遥所在的长江邮轮航运管理处、马维民所在的公安局、姐夫所在的造船厂……处处都在鼓励年轻人甚至中年同志们继续读书、继续学习,掌握技术,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泉珠与姐夫的单位,领导同志为了早出人才,还亲自帮年轻工人报名高考、带着他们到业余学校报读合适的课程,所以,他感觉业余学校招生就是坐等着学生涌上门、让他们填表格、办手续那样简单。

白校长轻叹了一口气:“我前面教过的一批孩子中,因为前几年学校动不动停课,耽误了年纪。有几人近年胡乱混过了初中,就进了机器厂当车床工人。里面有两个其实很是聪明,得知恢复高考后,虽知他们自己参加高考不可能,但听到区里建立业余学校很高兴,拿着《招生简章》找到厂里,想开张证明,学习自动控制技术,可是厂里的负责人就是不肯,说他们的学习与工厂无关,他们非要闹着每周抽时间去业余学校读书就是不顾全大局!你还以为业余学校的招生工作是没有用的么?区教育局是看中你为我们小学生复课做的努力,希望你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才发来了调令!”

“原来是这样啊!……”戚科夫呆了。

片刻后,他抽出袋中已找笔匠修好的那支金笔,在手中的调令上签了郑重的名字,交给了白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