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防甫散又新厂 苦中却乐缘扫盲
朱佩光是又欢喜又心疼!
丈夫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豁达!于是,她就按照丈夫的需求,想尽办法多寻些报纸与书刊带给他。
戚科夫利用工余挤着时间读书、看报、写稿子,时间稍久,连负责工地管理的唐政委也知道这里有一个喜欢讲“摇篮故事”的教师。他开始留心起一直乐呵呵干活,不抱怨、不发愁的戚科夫,观察他为什么那样喜欢给大家读报、说爱国故事、表演口技,渐渐地也被戚科夫身上那股刚直的志气吸引与感动,和连长商量后,索性将工地宣传写稿、宣传播音的任务交给了戚科夫,以方便他多编一些合适的消息,与工人们谈谈讲讲。
于是,戚科夫时不时在防空洞内挖土、挑泥时,忽而又被叫到地面上,匆匆地写稿、广播。
不知是不是劳动锻炼了身体,戚科夫因三度肺炎导致的低哑声音反而渐渐添了中气,在广播中读报、念稿时,那浑厚的男中音萦绕在工地上,深受许多工友的喜欢。在工间休息或吃饭的时候,转到戚科夫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一起来人防工地做工、烧饭的妇女同志们。
这些中年妇女是生活在闸北区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有几个还是戚科夫原来教过学生的家长。她们大多数是从旧社会贫苦人家走出来的,没有多少人读过书,因为没有工作单位,也很少有机会像泉珠那样参加扫盲班,所以对能读会写的戚科夫相当敬佩。
有时候见戚科夫又要忙着写稿,又要完成劳动,忙不过来,她们会主动帮助戚科夫做工、洗衣服,要求的“回报”只是戚科夫多为她们读读新闻。到了后来,几个大胆一些的就提出,让戚科夫教她们也认上一些字,今后也可以自己帮孩子读报纸、学知识。
看着一双双朴实善良又渴望学习的眼睛,戚科夫的心里又添了一把火,却又不知如何挤出时间、找到合适的地方带她们学习,只能利用零星时间,坐在工地边的石头上,教她们用树枝在泥地上认写几个字。
三伏天的一个傍晚,戚科夫刚刚下了工,打了水洗着身上的泥泞,忽然唐政委来到工棚,表情严肃地将他叫了出来。
一条小路装满了忐忑不安,戚科夫跟着政委好容易到了办公室,却见连长给了他一块小黑板与一盒粉笔。
戚科夫只当要他写什么宣传标语,却被唐政委拍了肩头:“我们看到了,你和妇女同志们说:要千歌万曲向党颂。她们也的确需要学习,所以,我们会腾出一间小工棚给你。你每天晚上可以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教妇女同志们学习,让她们不再是睁眼一抹黑。”
“这……可以吗?”戚科夫有些不敢相信。
“为什么不可以?”一向严肃、板着脸的连长反问他,“让妇女同志识字,也是为她们提升思想觉悟、多为人民服务的好事!”
戚科夫惊喜地答应下来,飞出办公室后,广播就向工友们吼出了惊喜!
到了上课的时候,不但一起做工的女同志来了,一些男工友带着家属也来了。个个自带了条凳或小板凳,将小工棚挤得内三层外三层的。
连长虎着脸,将男工友们统统清场;妇女同志们笑呵呵地帮戚科夫搭了放小黑板的台子,又给他寻来了一把旧椅子,唐政委又给戚科夫添了两支彩色粉笔。他们这个人防工地上的妇女扫盲班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空气中搅拌着热热的喜悦!
从此,戚科夫白天在工地干活、中午在广播室播音,傍晚吃了饭就在“扫盲班”带着妇女同志们识字、读课本,兼带着还帮几位在家受了不公平待遇或与丈夫发生争吵的妇女同志做了家庭协调工作。将本来黯淡沉闷的艰苦劳动,做得有声有色,让一心惦记他的亲朋好友们也渐渐放下心来,开始支持他的扫盲工作。
夏走秋去又进入了冬季,戚科夫也带着二十几位工地女工学完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课本。可是,他感觉小学生的课本对于人已中年的家庭妇女不太合适,就借着天寒结冰、工地休息的日子,自己为她们编写起了适用的扫盲教材。
因为寻找不到印材料的机器,他就让朱佩光想办法寻到了一些废弃不用的旧稿纸,利用晚间休息的时候,在旧稿纸背面抄写了一本本的“扫盲专用课本”,再分发到女同志们的手里。这一下,他“戚老师”的名字叫得更响了!
随着中美、中日建立了邦交,人防工地上的劳动渐渐停了下来。唐政委与连长专门写信证明了戚科夫所做的努力,可仍然没办法让他回到学校去。
随着人防工地的解散,戚科夫却又被调到了新厂——巧克力食品工厂,去做粗活。
在扫盲班的最后一节课上,妇女学员们依依不舍,有几个还哭了出来。
“我们会留着你写的‘课本’的!”扫盲班上年纪最大的黄大姐几人将自家做的腌菜送给戚科夫,握紧了戚科夫抄写的“课本”。
戚科夫没有叫屈,反将自己节余下来的稿纸与铅笔送给了她们,还送给黄大姐一本旧字典:“以后你们还要坚持学习,做到能看报纸新闻。”他叮咛着这些特殊的学生们,“这样你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取得的进步,会因此而自豪、高兴的!”
在飘传着香味的巧克力工厂里,戚科夫做的并不是甜蜜的工作——他要做的是搬卸原材料,装倒生产废料的苦活计!
“爸爸,安安想吃巧克力,你帮安安带一块回来可以吗?就一小块?”难得放假,可以回家探亲的时候,安安闻到他衣服上的牛奶与巧克力的香味,眼巴巴地恳求着。
可是戚科夫与朱佩光现在的工资加起来,只能勉强维持住一家人的生计,还要继续接济朱佩光的母亲与兄弟,实在拿不出钱来满足安安的要求。
而就算戚科夫想在厂里买一块便宜的巧克力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身份,他每天只能看着厂里一块块香甜的巧克力被包装好送到外面商店里去,可是他自己甚至不能在生产出成品巧克力的车间里站上一站,更不要说吃到、买到一小块了。
心疼孩子的父亲就想了一个办法,戚科夫将几本书带了来,放在厂里不显眼的地方,让它们去吸收巧克力的香味,再将这些书带回家,告诉安安:“你想吃巧克力的时候,就多闻闻这几本书。等到你长大了,有了本事,就可以自己买巧克力吃了。”
看安安抱了那几本有巧克力香味的书睡着了,朱佩光心里不是滋味,但让她更加心疼的是,戚科夫原本写字、捧书的双手骨节粗大、皮肤粗糙,皲裂得不成样子。他的旧衣服也沾染了巧克力废料洗不干净的臭味。
“怎么,嫌弃我发臭了?”戚科夫站在妻子身边,看她反复用肥皂用力搓洗他的衣服,一边打趣一边卖着关子,“你不知道,我在巧克力工厂里,可发觉一件很甜蜜的事!每天,都能像吃到蜜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