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图书

百年如花 熬成罐罐茶

熬成罐罐茶

作者:柴新文

又是中秋了。

寒流却骤然而至,温度一下降到了十度以下。傍晚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

吃晚饭时,父亲望着屋外说:“看这天气,今年的中秋又看不到月亮了”。是啊!月亮。人说每逢佳节备思亲,而我守着年迈的双亲过节------我是幸福的!此时,心里默默的祈祷:愿双亲健康、长寿、平安、快乐!

晚上,独自回来。

房间里还留有早晨离开时喷洒的雅芳花草香水的芬芳。

无事可做,喝茶吧。

盘腿坐在沙发上,一个人。

茶香散发着青草的芬芳弥漫开来,渐渐地浸润了我的心。此时,安然宁静,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茶具里熬着我的“罐罐茶”。这是多年前一个乡下的老者送给我的。“罐罐茶”其实是当地农民给一种能熬的茶起的“土名”。 当地找不到烧茶的茶具,就自己发明了一种用罐头盒自制的简易烧茶工具。这种茶泡是泡不出茶汁的,非得熬才能出味。所以,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是的,这种茶是熬出来的。

在大西北这种茶叫砖茶,也叫茯茶。型似砖块,颜色呈黑色。是一种发酵过的熟茶。据老人们讲,这种茶它能消食,生津,解渴,提神,醒脑,好处很多。如果你吃了肉食不消化了,喝一碗,马上神清气爽,腹胀顿消。在农村,上了岁数的老人们,夜晚总喜欢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坐在戏台边听着悠长婉转的秦腔,叼着旱烟袋,用三块石头架个火堆,一个烧的黑糊糊的罐头盒用铁丝拧个把,就这么放在火上,加点水,掰一块砖茶进去,咕嘟嘟的熬茶,铁罐里散发着青草般的茶香。熬的越久,茶的滋味越浓厚,倒在碗里,浓酽如酒,苦中透甜,涩中有甘。喝一口,醉了人醉了心醉了岁月。忽明忽暗的火光映衬着老人们充满沧桑的面庞,就着秦腔喝一口罐罐茶,生活也似乎有了无穷的乐趣和满足。或者在荒凉的黄土高坡上,放羊的老汉头顶着蓝天,坐在石头上,面前三个树杈架个罐罐,熬着罐罐茶;散漫而悠然的望着远处的白云,风吹日晒的脸上透着平和安详,皱纹如刀刻般写满了岁月的艰辛。老汉就这样守着寂寞,守着艰辛,日复一日,喝着简单的罐罐茶,过着每一天的日子,熬着人生的四季轮回,岁月更迭。

熬茶吗?我说的其实是人,其实是人生。漫长的人生路需要多少的煎熬呢?又需要多久的煎熬呢!所谓漫长的人生路应该是多长呢?

说熬,可能太消极了。但是我想,熬其实也是深藏着一种活着的智慧的,一种不得不如此的生存智慧。和这秋一样,熬,一定是要经历一些个风雨的,然后才能如秋般静美,从容,淡定;如这茶一般浓酽如酒,芳香自然。

秋是代表成熟,它不象春那么娇艳明媚,也不象夏那么的炽热难耐,更不象冬枯槁萧瑟。秋是橙澈的,是淡然宁静的。它的色彩是红色的,黄色的,是暖色的。秋林古色,磅礴大气。它的香气是冷菊的凝香,超然物外。

我喜欢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他阐释“生活的最终目标是生活本身”。感觉如一盏明灯,渐渐照亮我生命的小路。佛家有一句话叫:“离暗出明”。四十岁一过,我才领悟。有时心里会泛出欢喜之情。人的进步有时和年龄有一定的关联,中年才“懂事”!曾经有过争斗,有过浮华,有过表面的虚荣。少不更事,年少轻狂。也经历过恶意的攻击、漫骂、暗算、诬陷。气过,哭过、悲伤过,痛苦过,挣扎过、愤世过、彷徨迷茫过;也笑过,开心快乐感恩过。总是在守侯,“总是相信人生的春天能够到来”。事实上人生的春天正如零落的鲜花一般已经随岁月消逝了,我应该珍惜人生的秋天。与世界相看久了,才知到,这个大的世界上无论发生了多少事情,久了,就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照样天天过活。于是,心里也就平和安然了。发现,他人伤不了自己,伤害自己的正是自己本身。正如一位大家所言:我们的肉体,制病源不是病菌,而是我们自己不健康的精神。

回头看看已经过去的半辈子,产生出一个朴素的想法:得爱自己,爱家人,爱现在已存在的和已发生的一切······接受并努力快乐!

所以我说,慢火熬茶与成熟练达的秋天一般。

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熬的成熟时期。如秋色的沉稳内敛,是其它季节所不能及的。

借用邓肯一句话:“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见识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恩赐”。

如此,邓肯倒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啊······